清华附中秦汉学校“亲近渭水”综合课程之《五陵塬帝陵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设计(教师报)

2017-05-23 14:01:34 作者: 来源:
  • 史组师生在汉安陵综合考察 史组师生在汉安陵综合考察
  • 渭水北岸五陵塬帝陵分布图 渭水北岸五陵塬帝陵分布图
  • 综合课程课堂展示活动 综合课程课堂展示活动
  • 史组师生在汉安陵综合考察
  • 渭水北岸五陵塬帝陵分布图
  • 综合课程课堂展示活动

徐海鹰 党胜军 王 强 田 远 严登平 刘丽萍 肖 敏 张莎莎 田刘琳政

   编者按:综合课程是“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论考察或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为取向的一类课程。2015年5月以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秦汉学校立足于地方特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尝试开设了以渭河为主题的“亲近渭水”综合课程。这一综合课程运用语文、历史、政治、生物、化学、地理六门学科知识,师生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以及30多次校外考察实践活动,分别展开了一系列专项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期将对这一课程进行展示。    
    一、课程背景
   (一)选题背景 
   华夏文明的主体文化最早孕育于黄河最大支流的渭水流域,从古老的仰韶文化到奠定中华文明基石的周秦文化,再到展示华夏文明辉煌的汉唐文化,无不凸显着渭水的重要性,研究渭水文化及其相关资源对于新时代下开发和建设渭水流域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而我校位于渭水之滨的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研究渭水流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是渭水、五陵塬周边的周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秦汉新城的开发建设、邻近省会西安等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课程开发目标
   1.旨在通过综合课程的设计、理论学习、实践探究、实验实证等锻炼学生在大数据和多媒体背景下获取和提炼及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观察和分析以及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等,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怀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为部分优质学生进入大学做科研及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践行清华附中“为领袖人才奠基”的理念。
   2.拓宽教师视野,培养教师课程开发、设计、整合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培养教师的读书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促成教师由“专业型”向“综合型”转变,从而全面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
   3.丰富学校课程体系,创新学校课程发展模式,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二、开发重点:亲近渭水之《五陵塬帝陵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五陵塬概况
    位于渭水北岸的五陵塬西起兴平市南位乡,东到高陵区马家湾乡,北接泾阳县高庄。自从战国中期秦孝公迁都咸阳以后,直到秦朝灭亡以前,五陵塬地区一直都是全国政治中心。西汉建立以后,将国都由咸阳迁至渭河以南的长安城中,而五陵塬则成为西汉皇家的陵园风水宝地,西汉十一位帝王中有九位均安葬在五陵塬上,再加上帝陵的近千座陪葬墓及其他朝代帝陵和相关遗迹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陵墓群,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开发与保护亦伴随着西咸新区的建设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校进行五陵塬相关课题探究的有利条件
   1.我校位于五陵塬东段,邻近汉高祖长陵、汉惠帝安陵和汉景帝的阳陵,可以就近实践考察探究,减小课程研究成本,且汉景帝阳陵开发的较为充分,在考古发掘的陪葬坑基础上建成了博物馆,可以为我校开展五陵塬帝陵旅游资源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2.我校实力较强的综合课程教师指导团队和一批高素质学生的参与是课题探究的主力,秦汉新城管委会及汉阳陵博物馆等为我们课程的开展提供一系列的支持。
   3.清华附中本部开设了《走进圆明园》《国际安全》等一系列综合课程,其探索和实践为我校综合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三)课程内容
   语文   发掘古诗词中的五陵塬及分析“五陵少年”意象。
   历史   结合史料发掘五陵塬与西汉帝陵营建的相关历史。
   政治   从西汉帝陵营建谈帝陵的政治功能和防御功能。
   生物   五陵塬的生态状况及植被考察。
   化学   陵墓封土土壤及其周围土样标本采集和实验分析。
   地理   自然地理从地形、地貌、水源等分析五陵塬的概况;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五陵塬帝陵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与保护措施。
   (四)课程实践
   1.组建团队,确定探究内容。
   综合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即是课程指导和开发教师团队的组建,其直接影响着课程的顶层规划、过程设计、实践指导的质量。我校“亲近渭水”综合课程指导老师是通过对老师的综合评估,如教学能力、规划能力、创新能力等来确定;此外,还考虑到课程的外出实践、实验操作、理论指导、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一般选取35岁以下、无过重教学任务、敢于创新、乐于奉献、求真务实的青年教师,进而形成了跨历史、地理、政治、生物、语文等学科的教师指导团队,每个学科以五陵塬帝陵为主题设计研究课题,通过对探究课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与探讨,形成课程开展方案,确定课程开展的目标。
   2.实地考察,深入发现问题。
   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深入五陵塬实地考察,其中以汉高祖长陵、汉惠帝安陵、汉景帝阳陵、汉昭帝平陵及其陪葬陵墓和周边植被、村落、遗迹等为主,形成系统的考察资料。与此同时,在考察中发现问题,如陵墓保护欠缺、墓碑等遗迹损毁严重、陵墓及其周围植被生态脆弱、公共建设对五陵塬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破坏等问题比较突出。
   3.跨学科课堂教学,解决问题。
   2016年12月8日,在综合课程外出实践的基础上举办了以“亲近渭水之走进五陵塬”为主题的跨学科综合授课课堂展示活动,本次课堂展示跨语文、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等学科。
   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环节一:六位学生朗读《五陵塬颂》,导入新课
   《五陵塬颂》(历史组 田远) 
   俗谓咸阳塬,古之五陵塬也。其广袤百里,居黄壤膏沃之上土,亦有泾渭甘泉润泽。北岚南流,风水俱佳,自古形胜,蕴菁毓华,相媲北邙。其地处咽喉要津,辅卫长安,治者皆重,兵者必争。(其余省略)
   环节二:探究五陵塬的自然地理背景
    老师:同学们,通过《五陵塬颂》,我们领略了五陵塬的今昔对比,昔日的繁华胜景已不在,今日文化遗产亟待开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去探讨五陵塬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这一议题!
   【解字】五陵原(五陵塬)
    五陵:(长陵、安陵、阳陵、平陵、茂陵)
   塬:(地貌;“原”和“塬”,原为地形概念,塬为地貌概念)
   【地理概况】
   1.自然概况(学生读图来回答):
   位置、范围、气候、地形、土壤、水。
   2.独特的资源:
   雄伟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优美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环节三:解读“五陵少年”的文化意象
   教师:我们都心怀远方,往往忽视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这片土地现在被叫做五陵塬。 其实,这个名字首次出现在正史——《汉书》中,原文是这么说的:
   郡国诸豪及长安、五陵诸为气节者,皆归慕之。
   ——《汉书游侠列传》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来,五陵和游侠有了联系。在这个列传中,共有七位游侠。其中,郭解、原涉是茂陵人,陈遵是杜陵人。从而就出现了一个群体,我们称为“五陵年少”。这个词大家肯定不陌生,我们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也提到过,哪位同学把写“五陵年少”的那句背一下,并说说能“五陵年少”是什么形象?
   学生:(背诵略)
   刚才提到“五陵年少”,李白的《少年行》也提到了“五陵年少”。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据《全唐诗》检索,唐诗中直接写到“五陵年少”的诗篇有42首,可见,“五陵年少”已经不是一个个体的存在,而是作为一个群体的存在,那么这个群体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问题:根据所给定的材料分析,“五陵年少”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提示:从两个方面思考(诗歌资料展示)
    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
    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
    ……
   ——《渭城少年行》崔颢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庵歌》唐寅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曹植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白马篇》李白
   《五陵少年》(余光中)(略)
    总结:“五陵年少”群体的特征:纨绔和侠义精神。
   环节四:探秘五陵塬的历史
   咸阳塬,在渭水北,九嵕山南,西起武功,东尽高陵。历史上曾有“咸阳北阪”“咸阳塬”之称,这一地区承载着异常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既作为战国秦汉宫苑集中之地,又多有周、秦、汉、唐历代帝王或其他陵墓。又因西汉时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个陵以“充奉陵邑,强干弱枝,抵御匈奴”为目的,经过“三充七选”之后汇聚“州郡之豪杰,五都之货殖”设邑建县,故咸阳塬又称五陵塬。
   史料展示:
   1.与乎州郡之豪杰,五都之货殖,三选七迁,充奉陵邑。盖以强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也。
   ——班固《西都赋》
   2.“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後,及豪桀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馀万口。 
   ——汉书《刘敬传》
   教师总结:陵邑功能(设置陵邑目的)
   礼制功能:西汉皇家用以守卫、祭祀陵寝的特殊建制;
   政治功能:“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经济功能:“迁徙富商大贾至关中”,带动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军事功能:抵御匈奴;
   过渡语:大家都知道,元帝以后的历任皇帝都不再修筑陵邑、迁徙吏民。主要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此外,此时的五陵塬人口亦基本趋于饱和。而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环节五:研讨五陵塬的生态变迁
   教师:从五陵塬地区出土的动物骨骼可以看出,五陵塬早期除了茂密的森林草原外,还有大量的竹林存在。原始的农业出现以后,人们便刀耕火种,自然植被受到破坏。古有陵墓周围植树的习俗,古人信奉风水论,按照风水论,理想的风水地要“郁草林茂”,所以古人一方面选择风水宝地,另一方面广植林木获得好风水。所以五陵塬建造的时候,植物种类丰富,生态环境较好,表现出郁郁葱葱的景象。目前,由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再加上历史时期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五陵塬的天然植被大部分被人工栽培的植物所替代。主要以银杏、松柏等裸子植物为主。五陵塬周边大面积农田耕种、灌溉和盗墓现象导致塬面出现大量沟道、塌陷,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景观多样性下降。在上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五陵塬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目前,五陵塬开发不足,主要体现在“五陵塬”内的植物种类单一,观赏性较低,游客吸引力不足,重游率低,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水土流失,“五陵塬”陵墓高度逐年下降。
   2.“五陵塬”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为因素及自然因素,导致五陵塬物种多样性减少)。
   3.“五陵塬”未能带动周边经济。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本节课一起探讨如何开发和保护五陵塬,因为五陵塬的开发和保护一方面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带动区域经济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1.五陵塬保护。
   提问:(1)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五陵塬陵墓上应种植哪一类植物?
    (2)为了清晰地观察遗址平面区域和地下埋葬范围,陵墓及陪葬坑外围种植哪一类植物?
   (3)帝陵两侧的道路上应种植哪一类植物?
   教师提示:
   (1)陵墓上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应种植浅根系草本和小型灌木(主根不发达,根系大部分分布在土壤表层,如迎春花、白车轴草等)。
   (2)陪葬坑外围种植浅根系灌木(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等),利用植物标识出遗址平面区域和地下埋葬范围,能够在不破坏遗址本体的同时,直观展现帝陵的完整结构。
   (3)为了控制水土流失现象对遗址本体的侵蚀,在帝陵两侧建立两条带状的风景林区。乔木、灌木和草本相结合,在人工管理下,实现较快速度的植被修复。
   2.五陵塬的开发。
   方案:建立五陵塬景观区(以植物为例)。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小组回答(略)。
   教师提示:一方面松柏是世界上长寿的树种,与封建统治者梦寐以求的“帝运长久,江山永固”相符合;另一方面,从生物学角度,松柏原是寒带和高山上生长的树木,由于长期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御寒构造。松柏树的叶子一般都缩小呈针形、线形或鳞片形,由于叶片面积小,因而水分不容易蒸发散失,有着易成活、抗旱的优点。
   梧桐被古人看作避凶和吉祥之物,景观植物可以吸引游客,春天赏樱花, 秋天赏银杏,因为游客对精神上的满足非常重视。
   石榴自古以来被人们看作“多子”的象征,因为五陵塬并未带动周边经济,五陵塬周边的村民可以种植经济作物,人们在不同的季节祭祀时,周边的村民可以销售地方性的特产,既可以吸引游客,又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且符合当地的地方特色。
   教师总结:草本、灌木和乔木结合种植。
   草本应选择景天科、桔梗科(桔梗、风铃草)等多年生草本;因为景天科佛甲草繁殖力强,覆盖面广,防止水土流失。灌木为枸杞、荆条、迎春花等;草本、灌木和乔木相结合,必然会引来很多鸟类、昆虫等前来栖息,形成四季景观分明,观赏性兼具生产性的生态风景区。
   要开发和保护五陵塬,必须充分了解其文化内涵,人类步入现代文明社会,应以科学的观念、正确的态度对待上述文化内涵,更好地为武陵塬及周边服务。
   种植绿色植物可以涵养水分、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改变五陵塬的生态环境,也可以作为风沙防护屏障和天然氧吧。我们今天仅仅从植物方面对五陵塬进行开发和保护,对其他方面的开发和保护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讨论和研究。
   环节六:五陵塬的开发与保护
   (首先由学生汇报)学生介绍实践过程及发现问题:
   1.前期准备——理论学习(略)。
   2.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陵墓资源保护不力。
   陵墓保护措施不足,许多地方损毁严重;所立的碑刻乱涂乱画现象严重;陵墓前后现代人乱建坟墓现象严重;植被覆盖系统脆弱。
   (2)开发混乱。
   陪葬墓的死者身份确定存在混乱现象;目前开发的部分与帝陵文化缺少关联性。
   3.针对问题提出的措施。
   学生志愿者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去附近地区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旅游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从历史角度,对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从旅游地理角度开发、保护本区。
   4.总结板书(略)。
   5.整合资料,形成报告。
   6.评价报告,完善课程。
    评析
    打破学科边界 促进学科融合 
    王殿军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秦汉学校自建校以来,秉承和发扬清华附中百年来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目前初步形成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学生自创课程”三维一体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在国家课程之外结合陕西地域特色、本校优质师资以及学生和学情特点的基础上开设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具有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为学生个性化以及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不断创新,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校本课程的一个类型。目前开发了以渭河为主题,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跨四个年级、由10多位老师参与指导的“亲近渭水”综合课程,而《五陵塬帝陵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亲近渭水”综合课程重点探究的方向。该课程设计以五陵塬为主题,打破学科的边界,运用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以及多种手段和方法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内容具体,目标明确,授课方式新颖,注重了跨学科教学,强化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寻找了学科之间合力的育人价值,发挥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学校培养综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王殿军,清华大学数学系博士后、教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曾先后荣作者简介获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以及“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文章来源:教师报   责任编辑:徐绒绒